一、学院整体简介
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组建于2010年7月,位于桐乡乌镇校区,有设计、美术与书法、戏剧与影视学三个学科,下设有摄影、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5个专业,有本科、硕士两个办学层次,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化卓越传媒艺术人才。
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81人,其中专任教师63人,行政人员18人。其中,博士教师16人(占比25.8%),高级职称教师22人(35.5%,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6人),硕导24人(占比38.7%),博士生导师3人。国家级人才2人(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高校教指委委员2名,省级人才5人。教师获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摄影金像奖、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奖、中国新闻奖、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德国IF设计奖和红点至尊奖、意大利A设计奖等重要奖项29项。
学院注重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拥有“摄影”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摄影”“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4个省一流专业建设点;近5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0项,拥有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省级一流课程14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十四五”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项。学院拥有良好的学科基础和办学条件,建设了多个教学实践实验平台,其中有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4个,省财政支持实验室建设项目2个,以及校级财政支持实验室建设项目10余个。2023年获批“数字媒体融合创新设计”校级重点实验室科创平台和桐乡市非遗文创设计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
学院党群工作卓有成效。2021年成功培育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023年获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称号。学生团队获教育部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二等奖、中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等国家级荣誉。近年来,学院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均位于省内同类院校前列。
二、硕士专业概况及培养目标、专业研究方向简介
设计专业硕士(135700)专业概况及培养目标
设计艺术学院设计硕士点服务国家创新、长三角一体化战略需求,依托传媒类学科生态,为家居、时尚、文旅产业集群提供“设计+营销”服务,旨在培养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在数字传播、创意产品时尚消费、品牌设计等产业领域的发展中高层次人才需求,致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时代精神、系统专业知识及国际设计视野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设计+传媒’特色人才。
设计专业(135700)研究方向简介
01创新产品与时尚设计
创新产品与时尚设计方向主要培养政治素质过硬,责任与担当意识强,具备跨学科整合能力和创新设计思维,能够将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融入产品设计与时尚设计,能够引领潮流、推动行业发展的国际化融合创新产品与时尚设计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本方向培养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良好的政治素质,熟悉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紧密服务于国家创新战略和长三角地区时尚产业的蓬勃发展需求;系统学习产品设计、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材料科学、数字科技应用等核心知识,提升产品市场价值和竞争力,对接当地产业集群,服务于创新设计、时尚设计等领域;具备创新设计思维和时尚敏锐度,将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融入产品设计之中;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外文资料,拓宽国际视野,了解国际设计趋势和市场需求。
02视觉设计与传播
视觉设计与传播方向主要培养政治素质过硬,责任与担当意识强,具有较好的全球视野、团队合作精神、科学的理性精神和刻苦的钻研精神,精准对接长三角地区文旅产业与传媒行业的多元化需求,服务于长三角地区的文旅产业和传媒行业,兼具深厚视觉设计与传播能力的专业人才。
本方向培养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良好的政治素质,熟悉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系统学习视觉设计理论、方法和技能,以及信息传播的原理和技巧;具备跨学科整合知识,将视觉设计与传播学深度融合,激发创新思维,创作出既具艺术美感又富含社会影响力的视觉传播作品;具备较强的表达、沟通、协同、管理、创新和研究能力。具备优良的人文科学知识综合素养和推动视觉设计与传播发展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外文资料,以了解国际视觉设计与传播的前沿动态。促进国内外设计理念的交流,拓宽视野,提升国际竞争力。
03数字媒体艺术与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与设计方向培养政治素质过硬,责任与担当意识强,服务于数智设计、数字影视和艺术传播(智能媒体设计、影视媒体设计与未来媒体设计)等数字与传媒艺术的融合与创新应用领域的发展需求,具备数字内容创作能力,拥有创新思维,在数字媒体艺术与设计的前沿阵地,在信息传达与交互、数字媒介文化、数字生成艺术等领域,具备数字媒体艺术与设计能力的专业人才。
本方向培养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良好的政治素质,熟悉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系统学习数字媒体艺术与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知识,包括数字媒体、动画、影视和数字交互(交互产品、动漫游戏、影视媒体)等领域的设计与制作;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尝试新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以满足新技术变革对数字媒体艺术与设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外文资料,以了解国际数字媒体艺术与设计的前沿动态和先进技术。
三、招生专业目录
四、师资队伍
硕士点拥有一批在业界具有影响力的设计与艺术创作人才,目前有硕导32人,博士生导师3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教师获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行业领军人才、省“万人计划”等人才荣誉多人;各专任教师均具备行业经验,其中80%教师行业经验超过2年;行业导师10人,其中正高级2人,副高级3人;教师应邀出任意大利A Design Award设计奖、法国Poster for Tomorrow国际海报赛等知名国际大奖评委。
五、人才培养
(一)、主干课程
1. 创新产品与时尚设计方向:传播型设计与制造、大数据分析与设计调研、社会创新与服务设计、家居模块化平台设计、混合现实(AR/VR)展陈设计等专业核心课程。
2. 视觉设计与传播方向:设计与媒介研究、品牌战略研究、AIGC设计实践、东西方语意转换等专业核心课程。
3. 数字媒体艺术与设计方向:数字原型设计、数字影像设计与制作研究、数字媒体互动设计、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研究、人工智能视觉和生成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
(二)、学科平台
秉承学校办学特色,积极开展产学研融合,服务地方文化与经济。
1. 科研中心建设:设有乡村文旅融合创新设计中心、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中心、时尚产品设计与研究中心等三个研究中心。
2. 实验室建设:学院实验场地优良、设备先进,拥有美术馆、报告厅、数字媒体融合创新设计校级重点实验室、数字艺术融合创新设计实验室、智能交互教学实验室、综合数字影像输出实验室、戏剧影视美术综合实验室、服装设计实验室等20个专业实验室。
工作室建设:学院持续推进工作室制特色教学,现建有多间业界名师、专业特色工作室。如韩忠影视美术工作室、宋伟君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工作室、环境空间可视化设计与研究工作室、非遗传播与传统文化创新设计工作室等。
(三)、学生获奖
学院教师指导学生作品多次入选国际级、国家级重要展赛入选,屡获学科与专业竞赛国家级、省部级以上奖项。国际方面包括意大利米兰设计周、韩国釜山国际艺术节、IF设计奖、红点奖、美国IDA设计大赛、欧洲EPDA产品设计大赛等;国内方面包括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创青春”中国青年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大赛、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浙江省大学生摄影竞赛、浙江省大学生工业设计竞赛、浙江省大学生服装服饰创意设计大赛等,同时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也屡获佳绩。
(四)、学术与国际交流
1. 学术品牌
学院注重学术氛围的营造,邀请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教授与业界大咖来校讲座和师生对谈。通过承办“茅盾大讲堂”,建设组织“梧桐论艺”和“博士讲坛”等学术品牌活动,持续增强学院整体学术氛围,也为学生提供了与专家学者面对面的交流机会,不断推动学术交流与知识传播。
2. 国际及港澳台交流
学院积极融入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国际合作渠道。学院教师国(境)外访学6个月及以上17人次,并多次受邀参加国际艺术展览、国际论坛会议、发表国际期刊论文,展现学院的国际视野和学术影响力。
学院目前拥有与英国考文垂大学、韩国光州女子大学、日本千叶大学、伦敦艺术大学、巴黎高等视觉艺术学院等多个长短期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及联合课程;港澳台合作方面,持续开展“海峡两岸——大学生摄影竞赛”等重要赛事的组织工作。
学院鼓励并支持学生参与国际访学项目,拓宽国际视野。截止目前,已有多名学生参与了包括英国伦敦艺术大学、日本千叶大学、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德国包豪斯大学、韩国光州女子大学以及印尼梅库布亚纳大学等在内的多所国际学府短期访学项目。
(五)、实践实习基地
学院积极开展与企业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有浙江省“十二五”“十三五”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浙江传媒学院(濮院)创意·设计工作站”、浙江传媒学院桐乡非遗文创设计实践基地”;联合建设了《青年时报》报社、绿浪视觉设计有限公司、丽水摄影产业园等一批社会实践基地,把学生参与一线实践锻炼实战能力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手段,培育了大量的优质应用型人才。
(六)、校园活动
学院积极开展各类校园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展“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系列活动设院“青春说”、“青马工程”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开展“525”心理月活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资助育人方面,迭代升级“阳光学子”项目,构建“十位一体”的资助育人体系,助力学生成长;就业创业方面,开展“2024就业嘉年华”系列活动,帮助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通过结合专业特色,以实际行动参与社会实践,服务世界互联网大会、亚运会等多项国家重要活动。同时走进社区、学校、乡村,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开展公益设计、美育推广、绿色环保等志愿服务项目。
六、毕业生就业去向
01创新产品与时尚设计
毕业生就业方向为创新产品设计师、时尚设计师、产品经理等职业领域从事设计创新、品牌推广和市场运营等工作,或在产品设计、时尚设计、数智设计等领域继续深造。
02视觉设计与传播
本方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为平面设计师、广告设计师、UI设计师等职业领域从事视觉设计与传播工作的能力,或在传媒、广告等领域继续实践深造的视觉设计与传播发展的能力优秀人才。
03 数字媒体艺术与设计
毕业生就业方向为数字媒体艺术家、UI/UX设计师、动画设计师、影视美术师(互联网产品、动漫游戏、影视美术、互动展陈)等职业领域从事数字媒体艺术与设计,或在数字媒体艺术与设计、游戏开发、数字影视美术设计与技术创新(数字媒体创新设计、人机交互设计、数字影视美术设计)等领域继续深造。运用跨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创新能力,服务于国家战略发展,推动数字媒体艺术与设计领域的持续繁荣与创新。
七、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学源街998号
学校研招网址:https://yzw.cuz.edu.cn
招生工作办公室:0571-86832041;cuzyz@cuz.edu.cn
学院联系方式:颜老师 0573-89390293
高老师:0573-89390285
学院邮箱:sjysxy@cuz.edu.cn
|
|
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
2025年设计硕士直播回看 |